驗等策略,增強與商圈的連結,讓店鋪變好玩,吸引消費者上門。
台北內湖星雲街上的住宅區,不到一平方公里之內,塞了四間統一超商、兩間全家、一間OK便利商店,超市全聯也加入混戰,零售通路競爭激烈的程度可見一斑。
為了形成差異化,6月中旬,星雲街上康寧國小對面的統一超商,以煥然一新的門面迎客。座位區設計成四周貼滿OPEN將圖案的小型閱讀室,門口也貼上OPEN將的壁飾,猛然一看,還以為來到了幼兒園。
該店加盟主李雅惠,使出交朋友的手腕,彷若里長,與國小老師打好關係,希望老師能把學生帶到超商上課,成為另類的戶外教室,加值業績。
你也許也注意到了,全台便利商店正醞釀一股特色化、風格化的改造風。「這是這十幾年來,超商轉變最大的一次,」商發院流通物流組組長林原慶說。
異業整合深化連結
今年以來,統一超商打出「一店一特色」的口號,希望在年底前,擴增特色店到300間以上,幾乎每一天都有店鋪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改裝。
例如三重區的先嗇宮門市,就引起網友熱議。走進該門市座位區,彷彿走進中藥房,牆上擺滿透明玻璃中藥罐,「妙手回春」「濟世良藥」等匾額高懸一方,統一超難道跨界開中藥房!
同時間,老二全家,也積極異業結盟,與天和鮮物、大樹藥局、吉野家等,聯手打造複合型店鋪。目標是2020年前,全台要展出400間複合店。
6月開幕的全家第3000間店天母天強店,正是與天和鮮物合作的產物。店鋪左手邊是專賣現做便當的櫃位,能點現做鮭魚親子炊飯、香菇飯等鮮食。往下走,是整個貨架的蔬菜,各種生鮮魚貨一應俱全。
過去超商的動線規劃、貨架商品擺設,都有標準化流程,頂多針對不同商圈,調整其中兩成商品。這次變革,彷彿拿起放大鏡,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更深入研究消費者生活型態,希望找到最適宜的特色。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把此次變革定調成「便利商店3.0時代」,藉由深化超商與商圈的連結,讓超商成為鄰里生活重心。事實上,特殊店型的開發與測試,一直都緩步進行,只是從今年起,改變力道突然加速。為何從鴨子划水趨而高調呢?
補足商圈缺口,業績上揚
「台灣的超商密度比日本高,也是全世界最高,」林原慶道破台灣超商短兵相接的激烈狀態。
以日本來說,每間超商所覆蓋的人口,平均達2500人,台灣僅2300人,超商不得不擴增既有的服務,把手往外伸,從高齡、親子等族群下手,把餅做大。
日本超商老二、老三,Lawson(羅森)與全家,很早就在經營不同族群的客層,比如Natural lawson與Lawson100,雖屬同一品牌,但產品結構、識別與價格定位,完全不同。Natural lawson進駐高級住宅區,一般社區就放Lawson100,以減少競爭。
以日本為師,全家今年初開始大幅度進行組織調整,並成立「新型店推進部」,希望找出施展力道。葉榮廷不諱言,以往若在高競爭的商圈,全家開論文翻譯發人員多會儘量避開,但成立新部門後,積極迎戰,以期扭轉頹勢。
例如在台中西屯,全家結合大樹藥局的新店,遭遇兩間統一超商夾殺。以前開發人員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但因為新型店部門曾仔細研究這塊商圈,認為熟齡族和女性客群仍有缺口,因此不怕老大哥攻堅,幾個月之後也證明業績比起一般店,逆勢上揚。
過去零售通路可謂壁壘分明;百貨、量販店、超市、超商等,各自鎖定不同族群,自成一格。
超市小型化,通路界線模糊 論文翻譯
隨著零售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分界早已不在。「連藥妝的康是美,都在賣飲料,你說這界限還不夠模糊嗎?」葉榮廷直言。
又如,量販業的家樂福很早就深入社區,展出超市店型、24小時營業的「便利購」,毫不客氣的踩進超市地盤。
超市龍頭全聯,也將超市小型化,推出imart店型。部分新論文翻譯改裝的全聯店鋪,更擺出座位區,販售現煮咖啡,一杯與超商同等大小的美式咖啡,只要15元。幾乎是賣一杯賠一杯,為的就是要養客。「用這種價格,就是要讓消費者無時無刻想到全聯,買杯咖啡進來坐坐,」全聯總裁徐重仁點出下重本也要做的主因。
若看日本超市小型化的趨勢,早已到了侵門踏戶的態勢。日論文翻譯本超市龍頭永旺(AEON)也針對不同商圈把店鋪細分,店鋪規模甚至比超商還小。「全世界超市都在做小型化的策略,這可能也是台灣的趨勢,」林原慶判斷。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2015年超商成長率僅2%,超市成長率卻高達8%,此消彼長,也讓超商業不得不嚴陣以待。 論文翻譯
長期以來,便利商店的消費主客群,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
2017年台灣將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2025年老年人口將達20%,超商被迫思考,是不是要持續堅守年輕族群?
超商變好玩才能吸引人上門
弔詭的是,40歲以後的消費者,從小就生活在有超商的日子裡,是便利商店中堅族群。但葉榮廷認為,中高齡與年輕族群需求不同,如果商品結構持論文翻譯續鎖定在年輕人,「沒辦法滿足愈來愈多中高年齡人口,就會跑掉,」這是葉榮廷最牽掛的問題。
全家與天和鮮物、大樹藥局「牽手」,除了增加差異化,就在因應未來高齡人口的變化,未雨綢繆。
網購的蓬勃發展也是變的主因。今年6月,統一集團董論文翻譯事長羅智先在新啟用的新竹湖口園區典禮上強調,未來便利商店一定要變好玩,因為如果不好玩,還不如上網購物。
「現在的消費者不見得要到實體店買東西,有一部分都轉到了網路去,」葉榮廷指出,全家的電商件數成長,每年都超過20%,取貨件數已達3000萬件。
在虛實整合的時代,超商如何讓消費者持續進入論文翻譯實體店鋪,挑戰很大。「沒有大眾,只有分眾」的市場變化,讓通路業不得不正視產業典範的轉變。變,是唯一的不變。便利商店,肯定也要讓消費者有不一樣的體驗。
虛實整合的時代,從大眾走向分眾,通路界互踩地盤、界線模糊。超商藉由異業結盟、情境體驗等策略,增強與商圈的連結,讓店鋪變好玩,論文翻譯吸引消費者上門。
台北內湖星雲街上的住宅區,不到一平方公里之內,塞了四間統一超商、兩間全家、一間OK便利商店,超市全聯也加入混戰,零售通路競爭激烈的程度可見一斑。
為了形成差異化,6月中旬,星雲街上康寧國小對面的統一超商,以煥然一新的門面迎客。座位區設計成四周貼滿OPEN將圖案的小型閱讀室,門論文翻譯口也貼上OPEN將的壁飾,猛然一看,還以為來到了幼兒園。
該店加盟主李雅惠,使出交朋友的手腕,彷若里長,與國小老師打好關係,希望老師能把學生帶到超商上課,成為另類的戶外教室,加值業績。
你也許也注意到了,全台便利商店正醞釀一股特色化、論文翻譯風格化的改造風。「這是這十幾年來,超商轉變最大的一次,」商發院流通物流組組長林原慶說。
異業整合深化連結
今年以來,統一超商打出「一店一特色」的口號,希論文翻譯望在年底前,擴增特色店到300間以上,幾乎每一天都有店鋪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改裝。
例如三重區的先嗇宮門市,就引起網友熱議。走進該門市座位區,彷彿走進中藥房,牆上擺滿透明玻璃中藥罐,「妙手回春」「濟世良藥」等匾額高懸一方,統一超難道跨界開中藥房! 論文翻譯
同時間,老二全家,也積極異業結盟,與天和鮮物、大樹藥局、吉野家等,聯手打造複合型店鋪。目標是2020年前,全台要展出400間複合店。
6月開幕的全家第3000間店天母天強店,正是與天和鮮物合作的產物。店鋪左手邊是專賣現做便當的櫃位,能點現做鮭魚親子炊飯、香菇飯等鮮食。論文翻譯往下走,是整個貨架的蔬菜,各種生鮮魚貨一應俱全。
過去超商的動線規劃、貨架商品擺設,都有標準化流程,頂多針對不同商圈,調整其中兩成商品。這次變革,彷彿拿起放大鏡,不放過論文翻譯任何蛛絲馬跡,更深入研究消費者生活型態,希望找到最適宜的特色。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把此次變革定調成「便利商店3.0時代」,藉由深化超商與商圈的連結,讓超商成為鄰里生活重心。事實上,特殊店型的開發與測試,一直都緩步進行,只是從今年起,改變力道突然加速。為何從鴨子划水趨而高調呢?
補足商圈缺口,業績上揚
「台灣的超商密度比日本高,也是全世界最高,」林原慶道破台灣超商短兵相接的激烈狀態。
以日本來說,每間超商所覆蓋的人口,平均達2500人,台灣僅2300人,超商不得不擴增既有的服務,把手往外伸,從高齡、親子等族群下手,把餅論文翻譯做大。
日本超商老二、老三,Lawson(羅森)與全家,很早就在經營不同族群的客層,比如Natural lawson與Lawson100,雖屬同一品牌,但產品結構、識別與價格定位,完全不同。Natural lawson進駐高級住宅區,一般社區就放Lawson100,以減少競爭。
以日本為師,全家今年初開始大幅度進行組織調整,並論文翻譯成立「新型店推進部」,希望找出施展力道。葉榮廷不諱言,以往若在高競爭的商圈,全家開發人員多會儘量避開,但成立新部門後,積極迎戰,以期扭轉頹勢。
例如在台中西屯,全家結合大樹藥局的新店,遭遇兩間統一超商夾殺。以前開發人員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但因為新型店部門曾仔細研究這塊商圈,認為熟齡族和女性客群仍有缺口,因此不怕老大哥攻堅,幾個月之後也證明業績比起一般論文翻譯店,逆勢上揚。
過去零售通路可謂壁壘分明;百貨、量販店、超市、超商等,各自鎖定不同族群,自成一格。
超市小型化,通路界線模糊
隨著零售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分界早已不在。「連藥妝的康是美,都在賣飲料,你說這界限還不夠模糊嗎?」葉榮廷直言。
又如,量販業的家樂福很早就深入社區,展出超市店型、24小時營業的「便利購」,毫不客氣的踩進超市地盤。 論文翻譯
超市龍頭全聯,也將超市小型化,推出imart店型。部分新改裝的全聯店鋪,更擺出座位區,販售現煮咖啡,一杯與超商同等大小的美式咖啡,只要15元。幾乎是賣一杯賠一杯,為的就是要養客。「用這種價格,就是要讓消費者無時無刻想到全聯,買杯咖啡進來坐坐,」全聯總裁徐重仁點出下重本也要做的主因。 論文翻譯
若看日本超市小型化的趨勢,早已到了侵門踏戶的態勢。日本超市龍頭永旺(AEON)也針對不同商圈把店鋪細分,店鋪規模甚至比超商還小。「全世界超市都在做小型化的策略,這可能也是台灣的趨勢,」林原慶判斷。 論文翻譯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2015年超商成長率僅2%,超市成長率卻高達8%,此消彼長,也讓超商業不得不嚴陣以待。
長期以來,便利商店的消費主客群,都是35歲以下論文翻譯的年輕人。
2017年台灣將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2025年老年人口將達20%,超商被迫思考,是不是要持續堅守年輕族群? 論文翻譯
超商變好玩才能吸引人上門
弔詭的是,40歲以後的消費者,從小就生活在有超商的日子裡,是便利商店中堅族群。但葉榮廷認為,中高齡與年輕族群需求不論文翻譯同,如果商品結構持續鎖定在年輕人,「沒辦法滿足愈來愈多中高年齡人口,就會跑掉,」這是葉榮廷最牽掛的問題。
全家與天和鮮物、大樹藥局「牽手」,除了增加差異化,就在因應未來高齡人口的變化,未雨綢繆。 論文翻譯
網購的蓬勃發展也是變的主因。今年6月,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在新啟用的新竹湖口園區典禮上強調,未來便利商店一定要變好玩,因為如果不好玩,還不如上網購物。
「現在的消費者不見得要到實體店買東西,有一部分都轉到論文翻譯了網路去,」葉榮廷指出,全家的電商件數成長,每年都超過20%,取貨件數已達3000萬件。
在虛實整合的時代,超商如何讓消費者持續進入實體店鋪,挑戰很大。「沒有大眾,只有分眾」的市場變化,讓通路業不得不正視產業論文翻譯典範的轉變。變,是唯一的不變。便利商店,肯定也要讓消費者有不一樣的體驗。
留言列表